当前时间是:

 | 设为首页  | 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正文

硒茶大师四字“蒸”经写人生

  • 2020-04-26
  • 易兴江
  • 世界硒都·硒谷网
  • 【硒故事·之三】

      鄂西盛产绿茶,恩施玉露是中国现存唯一的蒸汽杀青针形绿茶(蒸青),这种制作技艺始于唐代,在清朝康熙年间得到进一步改良。1945年,恩施玉露外销日本,从此声名鹊起,但真正让它名扬于世的,还得说说与之密切相关的杨胜伟老师。
      杨胜伟,男,苗族,1937年6月20日生,湖北省咸丰县人,高级讲师,中共党员,1963年7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。曾任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校校长、党委书记。

    意气风发的杨胜伟老师(曹本福供图)

      “恩施玉露”的发展中有着杨老师奋斗的轨迹,也是他的全部世界。杨老最大的成就在于,古法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。在传承中出新,推崇“搂、端、搓、扎”的四种制茶手法。只有跳出时空才能真心读懂玉露和它的创造者。在此,借用杨老的“搂、端、搓、扎”的四种制茶手法,来描述杨老晶滢剔透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。
      “搂”紧书本,却无意留恋旅途的风景。
      1959年,受恩施农业学校的委培进入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学习,从鄂西大山中的小城来到风光秀丽的杭州,杨胜伟在欣喜之余,深知身上承载着家乡人的寄托与期望,不敢有丝毫懈怠,埋头苦学。在校几年,他都没有去逛一逛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城以及风景如画的西湖。


    专注制茶中(黄木生摄影)

      “端”正态度,猫儿山带来的启发。
      从杨老常去的罗针茶园向西南眺望,海拔1000多米的山峦上,有双峰对峙,恰似雄猫捕鼠之势,叫猫儿山。面对着猫儿山,杨老对徒弟说:“猫儿要学会抓老鼠,一要学习,二要有耐心”。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,从师学习口口想传的手艺到提炼为一门学问,再到上升至理论的高度,著书立说,最后完善蒸青工艺、爱上恩施玉露,他都是不断地学习,耐心地坚持,从不懈怠。
      “搓”走难题,一句话救活一个工厂。
      电话传艺,是杨胜伟繁忙之中最有效快捷的工作方法。生产季节,几乎每天都有电话向杨胜伟求教有关茶叶方面的问题,而每次杨胜伟都是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。2015年,宣恩县椒园镇的余金云生产的高档茶颜色欠绿,香气不足,每公斤茶总比其他人的低200元左右。无奈之下,他拨通电话,向杨胜伟求助。杨胜伟仔细了解情况后告诉他,以后在制茶的最后一个环节,要低温多次反复长炒。第三天,余金云再次拨通杨胜伟的电话,高兴地说,?现在他的茶不仅不比别人的低200元,每公斤还高出200多元了。
      “扎”根茶业,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。
      在杨胜伟60余年的工作工作经历中,一直与茶相伴,多年里,培养茶叶专业学生1080名;他为恩施州各县市46家茶叶企业无偿服务,培训授课96期,学员2万余人次,培养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人684名,出版《恩施玉露》专著,为恩施硒茶产业发展壮大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。现为“国际硒茶大师”、“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”、湖北“杰出茶人”,获评2019年第三届“荆楚工匠”。

    杨老师获“荆楚工匠”称号(黄木生摄影)

      这四字“蒸”经,只是杨老茶艺世界里精彩的几朵小浪花,更大的是他对恩施玉露茶业的推动和对社会的贡献。只要与茶在一起,这位八旬老人就是年轻小伙的精气神,茶心圣洁,茶人不老!